醫療行業發展到今天我不得不說是質的飛越,生產廠家的不斷創新,生產材料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不斷改善,都是說明了行業人的一種態度,但是這些需要各種檢測設備的配合。具體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下:
第一:產品從生產線下來后經過常溫老化,24小時不關機測試各個參數,到老化后質檢部門再次檢測入庫,這些層層把關后機器終于可以打包出貨了。
第二:機器到達用戶手里后裝機測試功能參數,以前存在試用機器,一臺機器的賣價在2萬以上,試用就試用吧,現在一臺監護儀的價格就幾千元,用戶變成了不好意思開口說試用機器了,廠家變成了打款發貨吧。假如機器有問題都是發機器給廠家更換當然是在保修期內的機器。
第三:假如質保時間過了機器出問題了,醫院也懶得找廠家維修,因為聯系廠家后機器本身利潤低,廠家不能派人上門維修,醫院畢竟是公立單位不能隨便發機器給廠家,修好后廠家要先打款后發貨,因此這種單位與廠家之間就有一道溝不好逾越。
第四: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上涌現一批技術工程師,他們分別是從不同的生產心電類產品的廠家出來的,憑著對監護儀或者心電圖機的一點了解便成立的一個又一個醫療器械維修公司,他們以維修費用低,速度快,等占據了一定的市場。
第五:現在的維修公司慢慢經過大浪淘沙,沉淀下來的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譽及技術實力的公司已經很少了。
2016 年國家對醫療器械監管嚴格后,我們來質問:
1、生產線上的監護儀你們是用什么檢測設備檢測的呢?各種參數是以什么為參考值對比的呢?還有常溫老化時是如何檢測的呢?
2、最終醫院開箱驗貨時是如何檢測機器是否準確呢,機器使用一定的時間后的定期檢測是如何做的?假如機器壞了送修理后如何檢測各種參數是否準確呢?
3、維修公司維修好機器后又是如何測試各種參數的呢?送去醫院前是否出具了檢測報告?
以上這些我想對于機器的質檢是重中之重,層層把關,層層負責,責任到人,檢測設備必不可少,早幾年我們只能購買進口的檢測設備,像血壓模擬儀,血氧模擬儀等均需外購,現在自從銘昇公司生產的檢測設備上市后,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不論從價格上,還是性能上均是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感謝國家領導人支持國貨,隨著國家的監管嚴格,使用者的安全意識提高,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堅信檢測設備會深入每一家生產企業,維修公司,醫院設備維修科等不同的科室去。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將質量控制好。將國產自主品牌的檢測設備也能做到國外去,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在此銘昇公司所有員工一定將這艘大船開的更遠!